廣化老和尚紀念共修會

廣化老和尚‧行誼錄

1.漫談 廣化律師對孝道的履踐
編輯委員會
《梵網經菩薩戒本》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又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六度集經》亦云:「佛告諸比丘:吾世世奉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獨步。」可見在佛經中都以「盡孝」為修行、持戒、悟道、往生,成佛的根本。近代高僧──太虛大師曾言:「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一說法,正是上述諸經文的註腳。
 
  中國儒典──《禮記》,也說到「孝」的範圍:「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此「孝」之一字,已概括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廣公為《醒世週刊》撰寫的一篇文章──〈中華文化的特質──孝〉中說:「佛門盡孝,以成道度生為最上報恩之事,不僅報答今生之父母,更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又不僅於父母生前盡孝,且當度脫父母之靈魂永離苦海,常住極樂。故知儒佛兩家,行善雖殊,同歸於孝。」所謂「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身為一個釋子沙門,能助師長生西,又超薦父母,真正是「重恩已報,庶幾無憾」了!筆者自剃染披緇、親近 廣公上人以來,十數年中,受老人家身教、言教的薰陶,更深深體會 上人對孝道的真正履踐。處在當今人欲橫流、孝道湮沒的時代,將老人家奉行孝道的種種事蹟公諸於世,不啻是五濁惡世的一股清流,同時也可作為佛門四眾弟子修行「孝順至道之法」的最佳楷模。
 
  記得民國六十九年,筆者就讀於南普陀佛學院時,亦隨侍照顧 上人的起居。農曆六月十一日上午,老人家對我說:「走!我們到慈善寺去祭拜你師公。」原來這一天正是律(航)公往生廿週年紀念日,是 上人念念不忘的日子。在出發的路途,老人家特地買了一個大紅西瓜做為供品,我禁不住好奇的問:「為什麼不買別的水果,而買西瓜呢?」老人家回答說:「你師公生前最喜歡吃西瓜了。」簡單的一句話,到現在仍然深深的烙在我的腦海中──已經歷時廿年了,老人家對師公的孝敬心絲毫無有褪色。
 
  另在《沙彌律儀要略集註》頁一○二裡,有一段記載 廣公捨壽,律航老人因此病癒的感人事蹟,今錄之如下:「余友某師(即是 廣公自稱),四十九年正月初六日,自外歸寺,見其和尚患重病,頭面皆腫。已定翌日去痳瘋院棲蓮精舍主七,乃勸止,和尚堅持要去:『生病是我的業障,佛七是大眾的道業,豈可因我個人業障,妨礙大眾辦道。』既無法勸止,是夜某師乃長跪佛前,發願捨十年陽壽,轉求和尚病癒。感應道交,次晨和尚之病果然弗藥而癒。遂赴棲蓮精舍主七,寄宿迴龍寺。佛七第三天夜半,和尚忽患高血壓症,頭痛欲裂。鄉間古寺,時當夜半,無救無依。某師徬徨無奈,伏和尚足邊,竭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願以己身代死,求師住世度生(再發願捨壽十年)。不知念了多久,昏昏睡去,一覺醒來,見和尚無聲無息,呼喚不應,乃用紙片近鼻端,測試有無聲息,紙忽觸鼻尖,和尚驚醒,而病已癒。由此可知,弟子於師,竭誠盡孝,能獲不可思議之感應。」讀這一段故事,不禁令人興起「舜何人也,師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的感嘆。
 
  廣公《親筆日記》頁二五七中,也記載了一段律公上人將捨報時的情形:「師(律公)開眼望望我,口吐一口氣息,即告圓寂,時五時三十四分。醫師來。硬要打針,我不肯,蓋遵師平日開示,對醫說:『他是我師父,我望他住世的心,比你懇切千萬倍,但他現在將往生,打針徒然增加他神識的痛苦,影響往生,於生命亦無裨益。』」若非 廣公及時大力擋護,消除這一椿業障,後果當真不堪設想。能助師臨終安祥捨報、正念生西,這是為人弟子發揮孝道的極致!「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在 廣公臨圓寂時,果然感得百多位比丘及無數的男居士聚集來為他老人家徹夜助念,這種殊勝的景象,是一般修淨業之人所難望其項背的!
 
  至於 廣公超薦母親生天的故事,早已膾炙人口,這事蹟載於《戒學淺談》第二版頁五四 六○,由於原文頗長,今僅錄片段來敘述:「(時間發生在民國五十三年,基隆大覺寺戒壇七寶塔中)……到了第六層,母親已經變成天人的模樣了,到了第七層,更莊嚴了,宛如民間在拜的媽祖娘娘了,有鳳冠霞披,手上拿了一個玉圭。轉眼之間,蓮花座已經升到塔尖了,在那兒打轉。於是我向地藏菩薩祈求:『地藏菩薩,快!快!快!快給我消息,印證蓮花座上那人是我母親。』剛說完,咦!蓮花座上那人忽然回頭過來,喊了一聲:『元哪!』(廣公俗名)『媽!』我立即回答。她笑笑,欣然化為一道清煙,上升雲霄,終於消失天際……我終於看到我的母親生天了。」
 
  廣公報答生母靈感顯應的例子,足徵出家持戒修行乃功不唐捐。雖然老人家早年為赴國難而離鄉背井,不克親侍慈顏,但在母親墮入三塗受苦之際,毅然能超拔其神識離苦得樂,誠可謂盡到了為人之子的大孝!
 
  在《淨土聖賢錄》(四編卷下,往生女居士四,王惠貞)頁三二八, 廣公手記之文說:「我的師父,我的老師(李濟華居士),我的爸爸,都已往生西方……」原來老人家的嚴父亦已到了極樂世界。關於 廣公超薦其父生西的原委,見《親筆日記》頁三三三的記載:「……凌晨起床,先將款項封好,(民國六十二年十月間,名古剎大湖法雲寺,假台中市佛教會館傳三壇大戒)並寫好齋條:『敬設上堂大齋一堂供眾,功德迴向彭益庭( 廣公生父)往生西方』,以示此齋非打不可,隨即反身如常禮佛。……我在關中,每次拜清淨大海眾時,皆觀想我師父和李濟老。這天禮清淨大海眾菩薩時,拜下去,不是拜在我師父足下,亦不是拜在李濟老足下,而是拜到我父親的足前,抬頭一望,見到我父,驚奇問道:『爸爸!您幾時來的?』父答:『我剛到。』我心想:為何剛到?此念才起,又回到娑婆,猶如一夢。拜佛完畢,做好早課,反身看到桌上齋僧款和齋條,恍然大悟,諺云:『錢到山門,福歸施主』夫復何疑?」 上人憑藉生平持戒修行的功德,加之以虔心齋僧來迴向,竟也不可思議的將父親超薦到蓮邦去了。 廣公的修行證量非是吾等凡夫所能測量,許許多多靈感顯應的例子,足以令人聞之
驚嘆咋舌不已。
 
  廣公為了讓後學有跡可尋,也能仰報親恩,在《戒學淺談》頁五二三,這樣勉勵大家說:「妳們若想真正報答父母的深恩,就要好好修行,一心辦道;要想辦道,首先要從持戒著手。如果妳們的戒行清淨,功德殊勝,用這功德迴向給父母,才是真正的大孝啊!」 廣公的身教,言教,正是「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的好榜樣。值此戒法淪喪的今日,提倡孝道,已是刻不容緩之事。《梵網經菩薩戒本》云:「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正示沙門釋子奉行孝道,無非就是持守清淨戒法,令正法久住,能夠「嚴持毗尼,弘揚戒律」,才配稱得上「仰報佛恩」。
 
  廣公於《親筆日記》頁二三八云:「受戒圓滿之夕(民國四十八年)……發願將來若得住持叢林,當盡力弘戒、傳戒,以報三寶於萬一。」 上人盡形壽如說修行,以「持戒念佛」自行化他,終於如願的在民國八十五年,率領南普陀寺住眾及佛學院全體師生,進行為期半年之三壇大戒傳授戒法,為中國數百年來傳戒史上時間最長之戒會,一償 上人如法傳戒、如法教戒之宿願。願滿之後, 上人安詳捨報、坐化往生。正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稱是「所作已辦,了無遺憾矣!」
 
  往昔尼山弟子於夫子,有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廣公上人生前世出世法的大願深行,筆者德學未足,無法一一盡述,只能略說老人家生平修持孝道之事蹟,以饗同道,但願見聞同獲利益,讚謗皆種善根。末了歌頌讚曰:

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兮  依教奉行樹楷模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兮  淨業之因久已植
竭誠盡孝出乎天性兮  媲美古之廿四孝
人成佛成名真現實兮  身言二教垂千古
成道度生最上報恩兮  實至名歸上人哉
大孝釋迦累劫報恩兮  上人效法親履踐
赤忱孝心廿年不褪兮  為人徒子立榜樣
捨壽迴向和尚病癒兮  孝行可歌亦可泣
己身代死求師住世兮  大悲觀音猶感動
擋護業障助師往生兮  孝道極致發揮盡
如是種因如是得果兮  徹夜助念眾人集
超薦生母離苦得樂兮  人子之責方盡到
更將嚴父薦生西方兮  報答重恩莫過此
廣公勉旃學子持戒兮  修行之功能報親
榜樣可見惟願效法兮  有為之者亦若是
三寶宏恩昊天罔極兮  持戒弘戒差堪酬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兮  潛德幽光莫能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兮  雖不能至心嚮往
虔禱上人乘願再來兮  擎持戒幢興正法

 
      —錄自《僧伽》第八卷第一期